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故事汇编41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事迹、故事汇编(1 41 )
篇)
目录
1、 “我们不仅是艺术之家,也是革命之家” 2、曾在沙场九死一生,立功 10 余次;深藏功名 60 余载,总挑最苦最累的活干 3、百姓眼中的“小温书记”:用真情扶真贫 4、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忠诚担当 5、春光正浓照李庄 6、党恩涌泉滴水相报 7、“祖国需要的地方,就是我拼搏的战场” 8、乡村振兴“领奏人” 9、让更多群众尝到猕猴桃的甜头 10、“10 分钟服务承诺”暖民心 11、“我是党员,守护群众是我的责任” 12、做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13、“贴心女儿”用青春守护“夕阳” 14、服务职工用心用情解决难题实干快干 15、“当干部就得给村民办实事” 16、走进群众心中的“驻心”干部 17、两个“80 后”结对子学党史 18、辽宁省抚顺市乔安山家庭
19、设身处地,她的调解真诚温暖 20、失明更要“心明”盲人党员王慧创办线上党史学习平台 21、他成了凉山“脱贫活字典” 22、王烈:用一辈子守护孩子健康 23、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 24、义务“水管员”胡正兴 25、《伟大的会见》,新中国首幅走出国门的巨幅湘绣作品 26、1938:理论之光廓迷雾——中国共产党为持久抗战谋篇布局 27、八百矿工上井冈 28、党史故事:“开天辟地”光辉历程的起点 29、党史故事:湖南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工农联盟的火种燃起来了 30、党史故事:黎明前的古钵保卫战 31、地下党英勇护厂!我国机电工业的家底是怎样保下来的 32、第一部中共党章的“沉浮” 33、好一支飒爽“娘子军”!记湘西金矿里“钻”出来的女子掘进队 34、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 1.6 万将士悲壮的留守 35、湖南最高建筑曾是这座塔 36、黄金洞里“挖”出南方革命根据地首座红色矿山 37、青山处处埋忠骨 38、小小针线蕴藏巨大能量,湘绣女杰走向革命 39、一部党章百年史 40、永不磨灭的记忆 41、1928:屠刀不泯革命志
“我们不仅是艺术之家,也是革命之家”
北京日报 2021 年 03 月 30 日
寄语 我们谭家四代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的妻子、著名京剧演员阎桂祥和我的弟弟妹妹也是共产党员,我父亲的所有徒弟和我的所有徒弟也都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们不仅是一个艺术之家,也是革命之家。我们一定要把革命的基因和艺术的基因结合好,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做出谭家应有的贡献,为党和国家贡献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和力量。
——谭孝曾 被公认为“中国京剧第一世家”的谭家是京剧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从第一代谭志道开始,历经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再到谭孝曾、谭正岩,百余年来连续七代40 多人都从事京剧事业,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同样令人惊叹和感动的是,这个京剧世家几代人都是共产党员。2020 年,年过七旬的共和国同龄人谭孝曾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四代传人都是共产党员的京剧世家,不仅是杰出的艺术之家,也是忠于党和国家的革命之家。
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时,谭孝曾刚刚出生。当时很多人对共产党这样一个新的政权不了解,有的人跑了,
逃了,躲到香港、澳门、台湾观望,但谭孝曾的曾祖父谭小培却坚定地教育儿子谭富英和孙子谭元寿说:“咱们不能走!中国共产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能打败蒋介石领导的800 万军队,就证明这个政党是深得人心值得信任的。得人心者得天下!我们不但不能走,还要迎接这个新政权的成立,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北平,因为他们保住了北平不必经受战争的摧毁。”因此,解放军进城的那一天,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就抱着刚出生的谭孝曾,四代人一起到大街上举着红旗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这就是谭家,也是谭孝曾跟中国共产党的初次接触。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给了艺人最高待遇,谭孝曾的曾祖父谭小培被中国戏曲学院聘为国家十大教授之一,培养出了中国戏曲学院第一届京剧人才。毛主席到北京之后观看的第一场京剧,是由谭孝曾的祖父谭富英在当时的六国饭店演出的,谭小培陪同毛主席观看。等谭孝曾长大了,考入了北京戏曲学校,也跟着父亲谭元寿、祖父谭富英三代人一起去给毛主席演出。“我那时才十岁,毛主席看见我,称我为小小谭,称我父亲为小谭,称我祖父为富英同志。”谭孝曾回忆道:“我第一次进中南海时才十岁,很紧张。但我唱完之后,毛主席不仅给我鼓掌,还把我叫到跟前儿,问我都学了几出戏,跟谁学,还鼓励我,给我包了好多好吃的,让我拿回家给兄弟姐妹分,拿到学校给同学们分。” 谭家几代人对党的感情都很深,也都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和忠诚之心。谭富英是中国文艺界最
早加入共产党的党员之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谭元寿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谭孝曾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谭孝曾之子谭正岩被党和国家培养成为京剧专业研究生,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金奖第一名。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各种自然灾害,每当党和国家遭遇到困难的时候,谭家人都和全国人民一样,紧密地和党站在一起。抗美援朝时,我父亲在上海,把一个月的收入都捐献给国家。我祖父谭富英因为参加支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连他父亲谭小培去世都没能赶回来。不论是 2003 年非典,还是汶川地震,我们全家人都会义不容辞进行慰问演出。去年疫情期间,我们也一直在创作献礼建党百年的新编京剧《许云峰》,我儿子谭正岩担任主演。我和正岩还有全团的同志们,戴着口罩坚持排练,终于把这出戏排出来了,反响特别好。”谭孝曾说,“我们现在准备把这部戏往精品打磨,这也是我们谭家向建党 100 周年献礼。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谭家的心都永远跟党紧紧贴在一起。” 说起党的恩情和对党的感情,谭孝曾滔滔不绝,但提到自己的入党经历,他却十分谦卑:“我年岁不小了,都 70 岁了,虽然一直有入党的心愿,但我总觉得自己离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还差距太大,所以一直不敢向组织提出入党的要求。当我儿子也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我父亲就教育我说,你看上海电影演员牛犇老师都 80 岁了,还要求入党,你怎么能不提出入党要求呢?在我父亲的鼓励下,在我儿子
的激励下,党组织也找我谈话,关心我,鼓励我,所以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党交出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谭孝曾激动地回忆道:“入党时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一生当中从来没这么激动过。当我填表的时候,我的手都是颤抖着的,眼泪都流下来了。2020 年 11 月 30 日,我在中国共产党党旗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履行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职责。2021 年,我将成为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一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做一名合格、光荣、坚定的共产党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实际行动代表谭家,代表我个人,报答党对谭家的恩情。”
曾在沙场九死一生,立功 0 10 余次;深藏功名 名 0 60 余载,总挑最苦最累的活干
——95 岁老英雄乐为大学生讲党史 2021 年 06 月 09 日 湖北日报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的入党誓词,坚决听党的话,保证完成任务。” “战场上也好,和平年代也好,只要是党交给的任务,就要好好完成。” “党把我培养成一个革命军人、国家干部,我就要努力为党、为人民做点事。” 5 月 13 日上午 10 时许,武汉大学一幢砖红色的职工宿舍内,一位老人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 3 名研究生讲党史。老人叫严传梅,今年 95 岁,是武汉大学离休干部。鲜为人知的是,他是一名勋章累累的老英雄。
80 年前,年仅 15 岁的严传梅参加革命;62 年前,他脱下军装,深藏功名,投身建设。现在,他依然发挥余热,践行着一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神秘皮箱,60 余年后才打开 2020 年初,身处武汉的严传梅因基础疾病复发,无法及时医治,病情一度恶化。94 岁高龄的他以为时日无多,将子女叫到身边说,在老房子里有一个带锁的皮箱,并嘱托:“这
是我一生珍藏。一定要将这份传家宝代代相传。”在这个已经斑驳的古铜色皮箱里,珍藏着镌刻英雄荣耀的各类勋章和奖状:
一张泛黄的奖状,记载着他“参加淮海战役全歼黄维兵团,英勇顽强、功绩卓著”“予以记特功”的英雄事迹;一枚“人民功臣奖章”,在鲜艳的五角星映衬下“人民功臣”4个字耀眼夺目;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解放华中南纪念章”上,城墙和麦穗围绕着挥舞着军旗的战士;还有十数枚大小不一的军功章、纪念章……… 这些勋章和奖状,见证了严传梅在沙场九死一生、立功10 余次的革命生涯,却被老人藏在皮箱里,60 余载不为人所知晓。
13 岁加入抗日社会团体。15 岁参加新四军,扛着步枪上了战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枪里没子弹,拿着马刀跟敌人干”“我们是有人没有枪、有枪没有子弹”,回忆起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严传梅无限感慨。
提及牺牲战友,总是泪流不止 抗日战争时期,严传梅参加了大大小小 70 多场战斗。
当时,驻扎在荆门城的日军十三师团,主要依靠经钟祥、京山的交通运输线,将抢来的物资运到武汉,从而实现“以战养战”。为了破坏这条运输线,严传梅发动各方力量,连续多日挖断沿途道路。日军非常震惊,展开疯狂反扑,战斗异常惨烈,抗日队伍伤亡很大。正义必胜,就在日军进行大规模扫荡的第二天,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严传梅加入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旅,投身到解放战争之中。
在淮海战役中,严传梅作为十一旅解放大队二队队长,带领 140 名战友参加了惨烈的双堆集战役。面对敌军猛烈的空投炮火,他们在夜色掩护下挖掘地道,占领一个又一个村庄,缓慢向前推进。他说:“听到炮弹‘嗖嗖’响,那就可以放心地冲锋;但是当你听到‘噗噗’的声音时,就要立即侧身扑倒,否则就会挨炸。这是在战火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双堆集战役一直持续了 20 多天,去的时候有 140 多个兄弟,回的时候只有 10 来人。我的很多战友就在我面前被敌人机枪扫射牺牲了……”回忆起那些英勇牺牲的年轻战友,严传梅老人的眼中盈满泪水。
为抗疫一次捐款 3 万元 1959 年,严传梅转业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职。勋章和奖状被他压在箱底。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总是挑最苦最累的干,数十年如一日。
“以前我只知道父亲是个老兵,没想到他有这么多故事。”严传梅的儿子严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父亲为人质朴,平时不愿意和别人讲过去的事,一双 80 元的皮鞋穿了 10 多年,没想到为了抗疫竟一次捐出 3 万元。” “我们也是严老捐款后,才知道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武汉大学离退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经常会有武大的学生来探望严老,见学生们乐意听他讲故事、讲党史,严老很高兴。”由于患有眼疾,严传梅不方便外出,多是在
家中为学子们讲党史。深情讲述中,他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听亲历战争、上过战场的英雄讲党史,比从书本中看到的更震撼,也更感悟到党的伟大!”聆听严传梅讲党史的一个多小时里,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周帅、李硕和卢光卫数次红了眼眶。他们告诉记者,要向老英雄学习,永远做到心中有祖国、肩上有责任、身上有正气,一定要勤于学习、刻苦磨砺、增强本领,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百姓眼中的“小温书记”:用真情扶真贫
中国青年报 2021 年 04 月 02 日
“赶了百里路,俺们就想看小温书记一眼,哪怕见面说句话就走也成……”3 月 19 日上午,在山东菏泽成武县人民医院住院部,73 岁的王运昌和一同前来的七八名村民不停地恳求住院部保安。
村民们口中的“小温书记”即山东工商学院教师温振鹏。从 2017 年至今,温振鹏先后两次主动请缨,赴菏泽巨野县、成武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
3 月 16 日下午 5 点左右,在跟随工作队回住所的路上,温振鹏突发脑出血晕倒,被同事和群众紧急送医抢救。两年前温振鹏曾担任第一书记的巨野县田庄镇小屯村村民闻讯赶来,只为看一眼“小温书记”,让牵挂他的全村父老安心。
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才会真正赢得百姓的爱戴——投身扶贫事业以来,温振鹏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承诺:用真情扶真贫。
2017 年,温振鹏初到小屯村。小屯村组成较为复杂,有一个行政村和两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 2062 人,贫困户 53户 116 人,预脱贫 45 户 106 人,政府兜底 10 人。
温振鹏坦言,当时自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农村题
材的电视剧里,真的去了村子后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长期不开展党组织生活;干部群众思想保守、工作进展缓慢;不少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的多。不仅如此,工作中只要牵扯到谁家的一点利益,相关人员就会横加阻挠甚至加以要挟;一些家族势力影响干扰村委会工作…… 更多的挫败感来自村民的不信任。刚入村时,温振鹏入户交谈,村民的方言实在是听不太懂,后来能听懂一些时,他才得知大家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大学机关干部是来镀金的,过两年就回城里上班了,他能干点啥?” 还是要脚踏实地干起来!温振鹏回忆,自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以及对群众的感情,都是在干工作中慢慢发生变化的。
通过找村民聊天和入户走访,温振鹏摸清了村里老百姓最期盼的一件大事——修路。村里的路宽窄不一,坑坑洼洼,遭逢大雨更是进村、出村不易,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
温振鹏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先修路,经过详细了解,他向镇党委反映了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最终落实了村里“一事一议”20 万元水泥路项目。
不仅如此,他还广泛发动村里走出的能人捐资修路。村民们得知开工修路的消息后,兴奋地说:“温书记啊,俺们在这儿都住了三四十年了,一直都盼着门口的路能好走点,感谢你给全村带来的实惠!” 水是农业的命脉,村民们一直想修养水站,修养水站就
要修干渠,申请好的款项随着时间耽搁黄了,温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