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张桂梅事迹感想及感受合集(全文),供大家参考。
张桂梅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欢迎查阅!
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1偶闻云岭张桂梅,起初内心并无太大波澜,但在看完她的第一个故事后,又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看。从普通教师变为一名校长,再成为一位身兼数职的“校工”,她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云南华坪县的教育事业,换取华坪大山深处女孩们的光明未来,留给福利院孩子们温暖的回忆,即使生命的灯火日渐微弱,她仍旧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撼动之余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
奉献这个词没有艰涩难懂的含义,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亲身体验,很多人在做,也有很多人在看,也可能还是某些人的诗与远方,而在张桂梅这里,它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困局里,靠初心唤起力量,只为“用教育救一代人,不管多少”。张桂梅来华坪的初衷,本也带着一个平凡人最朴素的奉献意识——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能做更多事。但当她接触到那些大山里失学的女孩们,那颗质朴的心里萌生出更大的梦想:要改变低素质的母亲、低素质的孩儿。几番思量,认为这么好的事情肯定会有人支持,相信三五块钱累积叠加定能集腋成裘,每年假期外出集资成为她业余时间的主要项目,她“乞讨式”的办校计划几年下来也才筹到一万多元。徘徊无助之际,偶然的机缘,媒体的力量帮助她获得了来自各方的支援,华坪女子高中落成,并迎来第一批100名不用交学费的女生。在接下来的开局之痛、升学之难里,她用入党誓词和红歌凝聚了师生们共克难关的决心,传承着中国独有的红色文化。华坪女子高中的建校初衷以及后续的运营,是张桂梅将小爱汇聚成大爱,用一颗爱心凝聚成百上千颗爱心的过程,无论是这爱,还是这颗心,都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滋养和成就。
坎坷中,“再坚持坚持”,把教育扶贫事业越做越大。学校落成,逐渐步入正轨,华坪县越来越多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实现了从大山跨进大学门的梦想,改变了从今往后的人生。作为旁观者,说起这件事,也深感到不容易,更何况是促成这一切的张桂梅。每当遇到困难,她都会说“再坚持坚持”,为学校筹资筹不下去的时候,在最初学校里的老师、学生留不住的时候,在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在福利院孩子遇到大难题的时候。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说要做的事业再大再难,只要有心就能办成。这个有心,并不只是说事业仅剩最后一步就成功了,还有可能是事业正遇到大坎坷、瓶颈期,对于要不要继续、如何度过这些阻障的坚持。何况张桂梅的事业是完完全全为他人。作为福利院院长,她说:“孩子们失去什么,我就弥补什么”,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吃住在校的她因身体原因不能当老师,便担负起其他力所能及的琐碎工作。她的“再坚持坚持”,正是对这样一种完全利他的事业的坚守,是想尽己所能把云南华坪县的教育扶贫事业做到最大,无论她将面临什么,她都选择坚持下去。
她的奉献,不止于倾囊而出,是拿出今生所有,唤醒更多人对教育的思考和支持。她对于华坪女子中学所做的一切,是切实的教育扶贫事业,但是她从不愿提起“贫困”二字。她说:我们没有提贫困两个字,是觉得贫困对女孩儿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她是一名老师,教给学生的不限于应试的知识,也教给世人什么是德艺双馨,什么是毫无私心的尊重。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入大学,对于知晓这一切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张桂梅的坚持和付出。如今她身患骨瘤、血管瘤、肺气肿等17种疾病,曾数次病危入院抢救,面对考出去的学生是否回来看望她的问题,她却说:不需要孩子们感谢她张桂梅和女子高中,只希望他们能够感谢党和政府。她如此豁达,是因为她认为共产党员就应该人人是雷锋,甚至应该比雷锋更要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拼尽全力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她用自己的血泪、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入党誓言。
信仰,在战争年代让共产党人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鲜血。和平年代里,张桂梅用“我将无我,不负初心”的宽阔心胸与博大情怀所诠释的奉献,正是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共产党人应该学习和践行的。
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2“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02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
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3她就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张桂梅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小家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7月31日下午6时,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福利院大门口翘首以盼“妈妈”。当穿着洗得发白的黑色衬衣、拖着蹒跚步伐的张桂梅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年纪最小的丁晓付冲上前,拉着张桂梅的手开心地走进福利院。随后,孩子们纷纷围坐在张桂梅身旁,嘘寒问暖。孩子关心妈妈的身体,妈妈唠叨孩子的学业,现场一片暖意融融。
时光倒转。23年前,当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大理市喜洲镇调到华坪县任教时,她看到很多因贫穷、无知造成家庭悲剧的孩子,每一次看到孩子的不幸,张桂梅的心总是一阵一阵地痛,总有个声音在她脑海里萦绕:“到底怎么样才能救这些苦命的孩子?”渴盼“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的种子,悄悄发了芽。
1998年7月,张桂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的宣誓,更坚定了她要给可怜的孩子一个温暖之家的信念。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毅然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华坪县儿童福利院一开始收养了36个孩子。每天下课后,张桂梅就跑回福利院忙里忙外,照顾每一个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一年365天,从没间断。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待这些孩子好。”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这么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有近20种病,每天吃很多种药,但她对自己的身体一点都不在意,不晕倒绝不上医院,但只要孩子生病了,她就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大家担心张桂梅的身体,纷纷劝阻她别去医院照看王龙朗,但张桂梅还是悄悄跑去看望。王龙朗病好了,她又忙着做锦旗送到医院。张桂梅说,我没在小龙朗身边照顾他,都是医生在照看,我得好好感谢人家,要让孩子心存感恩之心。
到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个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2017年毕业到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没有张桂梅妈妈的抚养照顾,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张桂梅妈妈对他很重要,是她教会了他怎么做人。现在自己长大了,要努力工作,像妈妈一样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
一所学校
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07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对她说,全中国有那么多处于贫困的女孩子,你是不可能让所有山里的女孩子都读上书的。张桂梅却坚定地认为,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5点半还得清扫校园。
恶劣的环境让部分老师打了退堂鼓。200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有的老师想到华坪县教育局联名反映张桂梅,相约着不扫操场。张桂梅什么也没说,背着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小萝卜头”,拿着扫帚默默地清扫校园,整个校园只有孩子的哭声和扫地的刷刷声。扫完地后,张桂梅和“小萝卜头”成了灰人。老师们被张桂梅感动了,又留下和张桂梅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
一份坚持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建校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张桂梅和老师们都竭尽全力去克服,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来了,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让一些年轻教师失望了,纷纷选择了离职,部分学生也转学了。
祸不单行,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经常出现呼吸困难,产生剧痛。
当时,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哭泣,“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就在这时,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她心中暗想,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经过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的“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随后,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张桂梅任支部书记,“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得到认真落实。
高中课业繁重,很多人都劝说张桂梅“改一改方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红色文化上,但倔强的张桂梅却初心不改:“党的理论里有大学问,只有继承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经过红色熔炉锻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张桂梅的学生都忘不了高中入学后的第一堂课。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华坪女子高中毕业学生邓婕回忆,“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有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我的理想……”
现在,除了抄写党章,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谈心得体会、看影像资料等活动;并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等主题教育,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先后被评为2010-2012年云南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学校、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丽江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华坪县党性教育与理论研究基地。
一个心愿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三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一种感召
凝聚起全校师生的心
校外进行家访,校内开展“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张桂梅和老师们边研究边探索,感性的认知慢慢聚拢,理性的判断渐渐升腾,老师、学生的心渐渐和党支部、和张桂梅凝聚在了一起。
8月1日,张桂梅要去学生陈明思家家访。当天她的身体很不舒服,走两步就要歇一歇。可当她看见远远来迎接她的陈明思,紧蹙的眉头马上舒展开来,微笑着拥抱着学生,轻声询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2014年到2015年间,陈明思的奶奶和弟弟相继去世,承受不住家中变故的父母经常吵架,有时还会打架,导致陈明思无心上学。张桂梅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到陈明思家家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如今陈明思的父母不吵架了,父亲还去打工挣钱了。
“很多道理以前都听过,但由张校长说出来让我更信服。”陈明思说,“在我情绪不好的那段时间里,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校长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不管多疲惫,只要校长发现我情绪不对,她都会和我谈心,给我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慈祥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深深的爱,慢慢地我开始和校长讲心事了,现在校长已经成为我的知心长辈。”
陈明思告诉记者,现在她在“演绎红色经典课间操”中扮演江姐,演的次数多了,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她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跳《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献》,一听到歌声响起,就特别振奋,她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浑身充满了劲,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她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考上向往的上海财经大学。
多年来,张桂梅把家访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坚持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深入到每个贫困学生家里,前后共走了10余万公里。在她的教育影响下,女高的学生都在心里暗暗许下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拼搏实现自己梦想的心愿。
“学校每周都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历史故事片等活动,让我们耳濡目染,提升了自身修养,我们的心和张老师连在了一起,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华坪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说。
当年因不堪学校严苛管理而离开的陈建华老师,不仅又回到了女子高中继续任教,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开学校后,一直都听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把自己融入时代、将信仰融入生命,让我深受感动,我也想做像她一样有信仰的人。”
一种精神
激励人们励志前行
“从2008年开始,我就陪着张老师家访,这么多年过去,张老师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差,可她牵挂孩子们的心一点都没减。”华坪县融媒体中心的王秀丽说,每一次陪张老师去家访,都会让她感动万分。
2012年,张桂梅到永胜县家访的第6天,肋骨一直疼。当时她以为是旧疾复发,没有在意。次日,张桂梅却疼得下不了床,大家建议她回华坪检查身体。可她却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一定不能忽视。每一天她都忍着剧痛一家一家走访,在路上疼得龇牙咧嘴,可只要一踏进学生的家,她马上像没事似的,和家长、孩子交流。就这样一直坚持走访完所有的学生家。等回到华坪检查时,医生诊断说张桂梅的肋骨断了两根。
“当我知道张老师的肋骨断了两根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王秀丽说,她竟然为了别人的孩子不顾自己身体,忍住这样的剧痛,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我放心,去年我便把女儿送到了女高。”
“每当看到张老师使出浑身的力量来培养孩子们,我总感觉自己和张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华坪县县长庞新秀说,现在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我就会用张老师的事迹、用拼搏精神来激励自己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慢慢地,张桂梅的故事在华坪传开了,她也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先锋奖章等荣誉。
“我们每一次到华坪女高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一次洗礼。”华坪县委书记余丽军说。
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4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
“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2021对张桂梅事迹的感想及感受5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之一,而乡村孤儿的生活境况则尤为艰难。为了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除了保障基本生活外,还必须给予他们更多关怀,让他们接受充满爱心的教育。在云南边陲,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母亲,她无儿无女,却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她四处募捐,终于让山区贫困女孩能够免费读高中。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在光明日报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中获奖的“百个孩子的最美‘妈妈’”——教师张桂梅的事迹——
引 子
她是东北人,却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云南边疆。
她没有子女,却被数百个孩子称作“妈妈”。
她备尝艰辛身患重症,却顽强地逼退死神。
她获得了很多荣誉,却一直想着“感恩与回报”。
爱让死神望而却步
1975年,18岁的满族姑娘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来到云南迪庆州中甸县支边。此后,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张桂梅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教育事业。
36年来,张桂梅从迪庆、大理,再到华坪县辗转从教,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
1993年12月,正在大理工作的张桂梅,得知丈夫患了癌症。
不久,丈夫去世。
张桂梅曾失去活着的勇气。为了逃避悲伤,1996年她来到丽江华坪县华坪民族中学,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
刚来时,她心灰意冷,只想在这样的偏僻之地了此残生。
然而,“是这片热土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学生们,他们的坚韧、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有的孩子为了读书,竟然放弃了和父亲见最后一面,强忍着悲痛坐在教室里,去完成他们的学业和人生理想”。
这一切燃起了她做人的希望。于是,她下决心帮助这些孩子们。她开始缩减自己的伙食费,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接济他们,把自己的被子、衣服翻出来,给学生们用。
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着脏旧衣服,经常发呆,成绩很差。这引起了张桂梅的注意。了解后得知,这个小姑娘的爸爸病逝,只有妈妈一人供她们兄弟姐妹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张桂梅拿出干净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学费。
小姑娘感动:“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张桂梅感到了快乐,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张桂梅忽然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特别地黑,肚子却越来越大,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吓了她一跳,肚子里长了个像五个月娃娃那么大的一个肿瘤。
医生要求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此时,张桂梅承担着四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参加全省中考。
她整整哭了一夜。“老天啊!你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怎么把那么多的不幸都集中到我一个人身上?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就不能允许我有一个健康之躯,为教育事业多作点贡献吗?”
痛哭之后,张桂梅决定,不能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扔下!
她默默地把医生检验的结果揣入怀里,赶回学校。
华坪这片热土的父老乡亲们,向她伸出了援手!
从县委到县政协、县妇联和她所在的学校,大家纷纷给她捐款,关心支持她。
县委书记和县长对她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救助孤儿无怨无悔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子女,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上。
心系山里穷孩子的张桂梅,不顾病痛,从2001年3月起,一边在民中当老师,一边义务当上了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
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搅得左右邻居睡不着觉。
张桂梅尝试着与孩子们培养感情,细心照顾他们。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很差,头上有虱子,不会上卫生间,大小便满院子都是,床上、裤子里也是。她和工作人员洗得连饭都不想吃。
有一天晚上,她刚刚睡着,就听到有人大叫:“来鬼了!”
她吓了一跳,循声跑到宿舍,看见地上呕吐了一堆饭菜,味道难闻。问孩子们:“鬼在哪?”众人指着一个孩子说:“他妈妈来找他了,因为他妈妈就是这么死的。”他赶紧抱着那个孩子跑到医院,医生说:“吃多了,吐出来就好了。”
打了针,开了药,把孩子带回来,从此再没人说鬼来了。
儿童之家在张桂梅和同事们的辛苦努力下,迄今共抚养118个孤儿,已有50多个走向社会。
而张桂梅这么多年,将自己所获得的国家以及各种奖励的奖金,社会各界支援她治病的资金和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达70多万元。
创办女中只为悲剧少点发生
“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浑身有病却不死,却没有倒下,因为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感恩,那就是回报!”
张桂梅说,华坪县父老乡亲们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偿还这笔人情债,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几个人来干。
张桂梅在民中教学和管理儿童之家时经常能看到、听到山里孩子一个个的不幸遭遇。孩子们特别是那些贫困女孩的命运更是让她心痛——她们为了求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张桂梅觉得应该给山里穷孩子一个公平。
她萌发了一个想法,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这种恶性循环中,让她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来到省城开始穿街走巷四处募捐。
2008年1月7日,张桂梅忽然接到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说哥哥病危,希望能见她最后一面。可她当时已答应和一个企业家在北京做电视访谈节目,为的是给筹备中的女子中学募捐。
做完节目,哥哥已经火化。她泪流满面。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云南省委、丽江市委的支持下,2008年9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了,一下就招收了100名女学生。而她则当上了该校的校长。
学校开学了,那些学生家长感动地说,共产党真好,当今的政府真好,还真有这么一所不收费的高中。
张桂梅激动地大哭了一场:“我真的感谢各级组织和领导,帮我实现了这一夙愿,给了教育一个公平。”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一直与学生同吃同住。
在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里,她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6个小时以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掌握学校几百名学生的来历家底,她拖着病体,坚持走访了200名学生家庭,行程6000多里,中途病倒两次,拔掉针头接着踏上家访路。
张桂梅表现出色,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这些年,张桂梅没有节假日。为了孩子,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放弃了出国生活的机会。有时她也动摇过,因为曾被人误解,想一走了之。可她真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和那些朴实可爱的孩子。
张桂梅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教师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母亲的伟大,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孩子们已经一个个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有了工作,还有的已经结了婚。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