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教育心得体会:高校劳动教育工作(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同年7月,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再次重申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这是对新时代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周密部署,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完善。
一、融入培养方案、思政教学、专业建设,开设“三门课程”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劳动教育必然要依托课程建设来落实。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培养方案、思政课教学、专业建设,全面开设劳动教育的显性课程、协同课程、特色课程,实现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从匮乏向丰富的转变,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融入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显性课程”。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走向职场的最后环节,有必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的显性课程,以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劳动认知、必要的劳动体验、合理的价值判断。具体可以开设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等基础理论课程,劳动法、劳动安全、劳动精神等与青年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知识类课程,以及劳动实践、实训类的体验性课程等,目的是以显性课程为风向标,引领高校其他劳动教育育人的相关工作同向同行,全面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劳动素养。融入思政教学,开设德育劳育“协同课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不等于完成劳动教育育人任务,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关键是要实现广大青年学生劳动观念的系统树立、劳动能力的深度培养、劳动精神的深刻塑造、劳动品格的积极养成,说到底还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就要用好思政课这一主阵地、主渠道,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现德育与劳育教育的同频共振,引领青年学生在各种特殊的劳动形式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融入专业建设,开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高校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劳动育人文化,如文科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哲学、劳动法律、劳动伦理等劳动教育内容,理工科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求知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创新创造理念等劳动教育内容。打造专业特色劳动课程,就是要深入挖掘高校专业课程劳动教育育人资源,遴选若干门专业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依托,以“基因式”的融入方式打通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学科壁垒,使二者有机融合、协同发力,使青年学生更优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紧跟青年成长和社会需求,注重“两种实践”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育人的鲜明特征,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的重要价值着重体现在青年学生劳动实践的参与。如果说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更加注重青年学生对劳动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劳动教育实践的推行则更为强调劳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知行合一。紧跟青年学生成长步伐,推行高校劳动教育的“动态性实践”。高校劳动教育要贴近青年学生生活实际、紧跟青年学生成长步伐,构建动态性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这种“动态性实践”既体现在大学四年纵向维度的阶段差异与紧密衔接,也体现在横向维度的文化氛围与平台拓展。具体而言,在纵向维度上,大一阶段,重在培养和巩固青年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启蒙其劳动思维的启蒙;
大二、大三阶段,要注重青年学生劳动思维向劳动技能的转化,要以丰富的劳动教育话语形式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其劳动奋斗精神;
大四阶段,重在提升青年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的劳动能力、积累其劳动经验,实现青年学生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在横向维度上,以党团建设、主题教育、文艺作品等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为高校劳动教育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
构建集校园网站、虚拟现实技术、专题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形式的高校劳动教育平台,以深度的文创内涵、精尖的创作团队、时尚的话语形式、新颖的传播方式优化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推行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价值既涵盖了劳动技能的工具属性,也内涵了劳动素养的价值属性。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要在关照社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凸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这种综合价值,既要体现高校劳动教育以劳促教的显性价值;
也要体现劳动教育助推学生精神塑造、学以致用、体魄强健、审美提升的隐性价值;
还要正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生产方式对青年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要释放外部效能,以“产教融合”为平台,打造高校劳动教育的协同格局,根据社会生产的现实需求,适时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实现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与生产实践的精准契合,为高校劳动教育育人路径的优化提供了动态性、全方位的实践导向,形成高校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施“四体评价”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所谓认知即对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法律法规的掌握运用;
情感即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的理解认同;
行为即参与劳动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因此,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评价也要基于上述三个维度的考量,坚持“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教育成果进行公正、客观、综合的评判。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作用,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和能力塑造,需要构建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四体”评价体系,即从劳动教育本体、主体、客体和载体四个维度评价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本体,即劳动教育本身,包含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科学性、内容理念的创新性、教育方法的合理性、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其中,育人目标的科学性是高校劳动教育效能发挥和效果优化的基础保障;
内容理念的创新性应着重体现高校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思想倾向;
教育方法要注重解决“劳”与“教”紧密结合的问题;
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关系到教育过程的可控性和预期目标能否达成。主体,即实施劳动教育的人,不仅包括前文所述“三门课程”的教师,同时也涵盖了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方案的顶层设计者、参与劳动教育过程的全体施教者,以及保障劳动教育育人路径顺利实施的相关工作者。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主体维度的评价应该是对参与劳动教育全过程的全员的考量。客体,即高校劳动教育的施教对象,就是高校青年学生,这是高校劳动教育育人评价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高校劳动教育效果的直接呈现。其评价要与《意见》中的劳动教育目标达成紧密衔接,从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劳动技能的习得、劳动习惯和精神的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整体考察。载体,即承载高校劳动教育内容、形式的重要依托,也是实现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的基础支撑,具体包括高校劳动教育的“三门课程”“两种实践”,对“三门课程”的评价关键要看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及其与思政课和专业课程的融合;
对“两种实践”的评价关键要看其对青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提高。
四、形成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抓好“两个保障”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仅依靠高校单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集合校内外协同建设力量,强化政府、高校、社会“三方联动”,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劳动教育育人的整体合力,方能有效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首先,政府要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做好政策支撑和引导。政府层面要切实落实好《意见》《纲要》中关于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属地高校制定符合其劳动教育发展实际的实施细则,强化高校主体育人责任,并给予其必要的政策、平台、资源支撑,以业绩考核的方式提升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工作的贯彻落实。其次,高校要落实育人主体责任,系统设计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符合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育人方案,并以规章制度保障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自上而下高效落实。再次,高校要联合社会力量,释放外部效能。地、企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开放平台,要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强化青年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两个保障”是指高效劳动教育的软件保障和硬件保障。软件保障主要指师资力量,包括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实践指导教师等校内外师资团队在思想意识、教学水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的力量。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劳动教育路径优化的核心保障。首先,教师作为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直接决定了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必然要从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站位和要求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思想意识。其次,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有着不同于一般专业课教师特殊性,即其教学水平不仅体现在劳动教育理论的阐释和劳动技能的传输,更为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和对劳动精神的凝练,因此必然要从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层面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再次,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转化为可行的育人路径和科学方法,才能真正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是不断提升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有力保障。硬件保障则主要指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的整体环境,包括劳动教育的制度环境、经费投入、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建设,是高校劳动教育育人路径系统化构建的基础保障。良好的制度环境有效保障了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岗位职责的法制化;
充足的经费投入保障了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活动的顺利运行、师资队伍的合法权益、育人成果的有力激励;
适当的活动场所保障了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教育氛围的贯通一体、校地校企的交流融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