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由中宣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在全国启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10篇),希望大家喜欢。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1
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反映着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我国编纂民法典,与19世纪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的编纂有着显著不同。在21世纪编纂民法典,必须回应这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解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给隐私保护带来的冲击、用法治手段应对高风险社会带来的侵权威胁,等等。可以看到,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为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对于民法典中关于个人信息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这一条我们深有感触,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上各种App以及非法平台无法保证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泄露信息。法律上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泄露这些信息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2
《民法典》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
今天学习了民法典,通过对民法典的学习,感受到了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特别是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高度、深度与广度都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使法律能够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3
如果说民法典是公民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那么人格权则是这一部百科全书中的“人权宣言”,直接关系着公民权利与尊严。在飞速变化发展的当今时代,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等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和加剧,人格权响应时代关切,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一一回答,彰显了民法典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象征着国家对公民权利与尊严的保护与重视。
立法不易,懂法用法更显挑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学好用好民法典,遵纪守法,为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4
民法典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的编纂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民法典见证了这一段时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通过一步一步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民主性,民法典的颁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体现的是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5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护的崭新时代,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需求,保障了人民的权益,用权利本位构建起整部法典的逻辑主线,必定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构建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民法典颁布后,普法教育要及时跟上,尤其要通过教科书、现代通讯网络进行普及,普法教育要进机关单位、进学校社区,走进千家万户。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6
近些年来网贷可谓是害惨了很多人,最新民法典出台后,网贷出了新规。针对近年来各界反映强烈的高利贷问题,草案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根据规定超出36%年化利率的贷款,套路贷,714高利贷和砍头息等违反国家规定的贷款可以选择不还。全新的“民法典时代”的到来,高利贷即将偃旗息鼓。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而普法就是要了解熟悉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法律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全社会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只有在普法中把人民群众的法治需要真正重视起来,才能让全社会更好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进而培养起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对《民法典》进行系统梳理,突出重点和框架,使得学习成果入脑入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民法典中另一部重要的法律,对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减少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发生在身边的侵权行为,学好、用好责任法,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侵权责任法》作为法治社会构建背景下出台的一部普遍维权的重要法律,它着重解决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充分保障民权。与民法通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完善:1、确定了新出现的侵权类型:如网络侵权、过度医疗等。2、为了应对现代社会侵权类型层出不穷的实际,将民事权利之外的其他合法权益纳入保护范围。3、以侵权责任替代侵权行为,更多侵权领域引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强调举证责任的导致,加强侵权方的举证责任。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8
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权利保障书和私权保障的宣言书。对于现有的民事立法,民法典编纂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承前启后,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很好地体现了坚持和完善之间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法典草案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借鉴两大法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和规则。准确地理解民法典,正确地使用民法典,真正把这部良法从纸面上的法律转化为行动中的法律,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全面依法治国蓝图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9
民法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启动过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民事法律服务取得显著进步,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法典进农村心得体会10
今天参加了《民法典》的主题学习活动,深入了解了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这部民法典涉及每个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切身利益,大到物权、债权、人格权,小到物业费、合同签定等。从胎儿出生到死亡,我们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
作为大学生应坚持学好、用好、宣传好民法典,尊重法律,敬畏规则,真正把法治精神内化于心,把法治精神外化于行,努力破除各种阻碍,做崇法尊法、拥法护法的忠诚践行者和坚定捍卫者。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