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份高屋建瓴、纲目清晰的《建议》囊括了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发展思路与创新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图鉴指南。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一个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宏大主题,也是一个承接时代、紧贴民生的系统工程,宏大是落于历史坐标轴上的篇幅,系统是落于空间坐标轴上的架构,各项事业的“千帆竞发”离不开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政策制度的保障,必须由“行动指南”来提供遵循与指导。《建议》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制定,既有对“十三五”前情的“全景概览”,有对风险挑战的“扫描透视”,有承前启后的“再次提出”,也有顺应时势的“重点强调”,15个部分、60条、约2万字,内容详实、高度概括,具有与时俱进、谋长虑远、深蕴细节的特点,勾画了速度更快、质量更优、动力更强的发展蓝图,为新时期紧抓战略机遇期、迈向崭新征程标明了具体方位。
“全景概览”拉动发展规律轴带,筑实发展道路。“十三五”时期,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扎实奋斗、开拓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有力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议》中,“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的“全景概览”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面对“十四五”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继续筑实发展道路,聚焦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坚定前行,胸怀“两个大局”,在理顺发展脉络、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节奏中铺石筑路、搭梁架桥,朝着共同的目标蹄疾步稳、再创辉煌。
“扫描透视”拉动强基固本轴带,积蓄发展势能。《建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防范风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新的奋斗征程中开启御风险和攻难关,战危机和育新机,应变局和开新局的“攻守战”,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展势能。从近景看远景是视角的延伸、从高处看远处是视野的拓展。这份“行动纲领”站在“十三五”的发展台阶上进行远景瞭望,既瞄准问题特征与实践要求,也明晰显著优势与发展短板,对不断提升科学谋划、抵御风险、狠抓落实的能力作出了要求,对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供了指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沉着冷静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领航导路,是对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与把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蓄发展势能。
“再次提出”拉动人民力量轴带,厚植发展优势。无论是在网上征询人民群众对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还是先后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等系列座谈会,都体现了建议稿的起草是充分发扬民主、汇聚人民智慧的成果。《建议》广泛吸纳和收集了来自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民众视角,具有全面性、专业性和科学性,是对人民所愿所盼、所呼所求的热切回应。“人民”是《建议》起草过程的“关键词”,也是《建议》内容中的“重点词”,迈步“十四五”,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向心力量,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社会活力,集中人民的力量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经济”“人与文化”等关系,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决战胜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各种艰巨挑战和难关险隘,厚植发展的最大优势。
“重点强调”拉动创新创造轴带,释放发展活力。《建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优势。回眸“十三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下,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毋庸置疑,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已经占据核心地位。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持续用力,用好创新创造“第一动力”,让发展焕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集聚资源、筑造高地、产业升级、引流人才,建强“融通链条”、培育“创新生态”,在“四个面向”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以自主创新点亮科技之光,以创新创造凝聚强国之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建议》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打开图鉴指南,舒展逐梦蓝图,迈步新时代新征程,当聚力一个新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将三个“新”贯穿发展全过程,立足“四个全面”新布局和六个发展目标拉动“发展轴线”,开好局、起好步,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冲锋号角。
百年恰是芳华,立志千秋伟业。正如课上杨教授和青年党员的对话一样:56个民族团结一心,各行各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勉学习,适应时代的变化,开拓眼界,走在时代的前沿发热发光。我坚信:有9500多万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磅礴之力,创造了百年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在第二个一百年,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伟大章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高擎“人民”旗帜的政党,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求进步的历史。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中国人民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为了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百年党史蕴含着实践智慧与思想力量,镌刻着伟大人格与崇高精神,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以生命赴使命、以信念聚力量、以斗争铸辉煌,用执着坚守和不懈努力,在党事业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探索前行,在奋斗中书写忠诚、在行动中映照初心、在斗争中擎举信仰,开辟了发展道路,更创造了伟大业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苦干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伟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向前推进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进。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更是抓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必将使我们越来越接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法治保障。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办法都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当前,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大风险”,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肩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将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改革、我们的法治都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迫切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实力,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观点和判断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突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党中央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同志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作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科学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最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党的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党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组织保障。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力争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不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任务相当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靠的是优良工作作风。同志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治党,注重优良工作作风的养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好的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确保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灿烂的未来。
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一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的党。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把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落实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主动,发表了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很多重要思想和理念都是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历史都作过深刻总结和论述,体现了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全党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程,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这一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就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决议》,提供了重要遵循。党中央决定通过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统一了全党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作了重要准备。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像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党的奋斗历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增加历史自信,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从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高度一致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为全会的鲜明主题,发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历史自信,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政治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高擎“人民”旗帜的政党,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求进步的历史。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中国人民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为了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尽艰险开辟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自18世纪英国率先开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经走过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针,坚决破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工业化快速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承接起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接力棒,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实现了由现代化的落伍者、赶超者到成功者、贡献者的历史性巨变。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两大奇迹”是我们治国理政成效的重大标志,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的生动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引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在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一百年来,我们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上。
在党的领导下,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建立,历史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苏东剧变以来,我们党坚持历史定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彻底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百年奋斗使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转变,从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在党的领导下,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我们党成立之后,经过28年浴血奋斗,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正在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走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是当今世界各国多元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的一元,有效冲击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论”,打破了西方模式的垄断地位,推进了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扬弃资本主义旧文明中的落后野蛮成分基础上形成的,超越了资本主导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拒斥了利己、殖民、扩张、掠夺的发展逻辑,摆脱了国强必霸、冲突对抗的历史宿命,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始终保持肌体健康和生机活力,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
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百年历史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党,是一个善于依靠自身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走向成熟和强大的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清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正之风,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向全党提出,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组织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要求增强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增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之后,党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先后就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百年党史蕴含着实践智慧与思想力量,镌刻着伟大人格与崇高精神,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以生命赴使命、以信念聚力量、以斗争铸辉煌,用执着坚守和不懈努力,在党事业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探索前行,在奋斗中书写忠诚、在行动中映照初心、在斗争中擎举信仰,开辟了发展道路,更创造了伟大业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在奋斗中书写忠诚。奋进征程燃信念,百年党史创辉煌,这背后是无数共产党人心系祖国、不懈奋斗的身影。从革命战争年代至今,只要是党和国家有号召,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响应,在第一时间冲锋战斗前沿。他们积极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勇敢奔赴到抗洪抢险、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战线上,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都义无反顾。爱国的热血沸腾在胸膛,精忠报国的誓言温热在心中,他们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为党的事业、民族的发展努力奋斗,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一句句感人诗行、一卷卷辉煌篇章。英雄气概长留天地,卓越风范长存心间,他们的伟大精神深受崇敬与怀念,成为我们前行的明灯、精神的坐标,鼓舞着我们不畏艰险去战斗、竭尽全力去奋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奋斗就是时刻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原则,在党和国家需要之时敢于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解危救急,书写忠诚品质。
在行动中映照初心。初心是灵魂的纯粹、品行的高尚,是为群众办实事的身体力行。党史历百年,初心永如一。“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爱民为民不是空洞无力的口号,而是胜过一打纲领的行动。谷文昌、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用行动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凡是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力所能及的,拼尽全力去做;力有不逮的,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本领,在驰而不息的努力下攻坚克难、创造奇迹,为人民事业倾尽心血,用生命的光热点亮人民的幸福。党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为民奉献的“无我”精神,是“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的现代诠释,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动例证。我们在行动中映照初心,就是要主动走近群众,以为民之心铸奉献精神,以人民大众为“初心之镜”,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愿为愿;也作为“修身之镜”,听取群众的评价,以之照己照心,看看脸上是否有自得自满之色,想想心里是否有愧疚之情,检视自己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标定行动的坐标。
在斗争中擎举信仰。百年党史中不乏艰苦卓绝的斗争,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有坚强的党性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战出了共产党人的风范与力量。他们满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越过敌人层层设防的封锁线,跳出敌人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双脚跋涉环境险恶、危机四伏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他们追寻信仰的脚步行经山下重溪、翻越崇山峻岭、跨过翻腾大江、横穿浓密遮天的山林,顽强不屈的意志支撑着他们血战南北、奋力拼杀,支撑着他们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并肩作战,不断突破重重难关,拼搏创建革命根据地,积极扩大革命武装力量,在斗争中取得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斗争愈难,斗志愈燃;敌人愈强,斗志愈强,这是我们的钢铁意志和雄浑力量。炯炯有神的目光里燃着最炽热的火焰,这火焰是信仰的热度;笔挺正直的腰杆立着最硬实的脊梁,这脊梁是信仰的力量。我们当在斗争中擎举信仰火炬,“踏平坎坷成大道”,不断丰厚斗争品格的鲜明底色。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激荡人心、激励斗志,我们当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在学史中坚定人生志向、升华人生境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力量。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