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体现了我党的生谋远虑、_远瞩,也为我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下。结合我局实际,体会如下: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在全区大力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决策管理层面,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建设生态文明全局着眼,将保税区打造成适合商建、适合人居的生态文明品质之区。
二是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要毫不放松节能减排。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为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新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转移。努力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改善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现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没有未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推进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四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体系为指引,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继续实施政府节能补贴工程,大力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费资源现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单位或行为人严惩不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继续实施,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延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利用身边的废物做起,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态道德教育心灵的“绿”
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要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学校的“环境爱护,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来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环保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来传授生态和环保知识,并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接受绿色环保教育的氛围。还要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实地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六、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绿”
要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全球环境的变化,国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跨越国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军事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对国家生态安全不及时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就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改变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国家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战略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要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举措作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对有关案例适时加以披露,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现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觉,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防治污染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战、硬战、苦战,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深刻把握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我们应该关心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团队的建设,积极支持敢于干事和能够干事的干部,建设一支政治强、技能高、作风硬、敢于承担责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团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使各部门负责保护土壤,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以实际效果赢得人民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农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和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根本遵循。随着中国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要求,人才是深化美丽农村建设、推进美丽农村建设的必要因素。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首先要用同理心走家乡振兴新发展的道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来看,没有我们家乡的全面小康社会,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基于我们家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计划,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振兴之路,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农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立志建设自己的家乡。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也要打造家乡人才的向心力。专注于农村创业创新,走人才强农之路。比如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吸引人才回归,鼓励和支持当地人才回国就业创业,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也可以采用以技能培训为主的专业培训,培养和建立一批专业团队,带动普通人,主要是家乡的中青年,利用所学技能,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全民都是人才。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以建立良好的家庭作风为指导,以责任感塑造廉洁的家乡。以廉政文化中的家庭作风建设为宣传的主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和挖掘优秀的家庭作风和家庭训练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开展廉洁文明家庭作风签名承诺、廉洁文明家庭作风家庭访问等一系列活动,推进文明廉洁家庭,走提升美丽家庭发展内涵的道路。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用真诚的心坚持青山绿水,不要为了盲目的发展而打破未来。坚持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持青山绿水,保持金山银山。过去的发展或多或少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设绿色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改变发展思路,利用自然风光,创造旅游业等。,而不是提前消耗家乡的青山绿水,让绿色成为美丽家乡的保护服。
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为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的使命,从多个心出发,为建设美丽的家乡做出贡献,让家乡更美好,未来的蓝天越来越广阔。
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家,华夏,一个强大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历史推进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每个中华儿女都会为这个伟大的民族感到自豪。
是什么让你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梦想,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汇聚的中国梦,汇集的生生不息美丽的中国梦……中国,是大自然的杰作,那大好江山,迷住了我们,迷住了我。当我们随父母一起踏足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领略美好风光,我们无不为之陶醉、激动和赞扬……
中国的美不仅仅是秀丽的风景,更涌现出体现中国人民善良心灵和崇高良知的美丽中国人。他们有助人为乐的,有孝顺父母的,更有舍己救人的,为国捐躯的……他们是活雷锋,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就是最美的中国人,是我们中国的点亮人类心灵的另一道闪亮的风景线。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我们应当自觉提高文化素质,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并提升精神境界,为建设美丽中国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大地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家乡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如今的武岭公园,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金黄灿灿,冬天白雪皑皑,男女老少都喜欢在这里休闲散步、莺歌燕舞,成为人们心中的“御花园”。远望去,俨然一幅溪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缩图。
而正在修建中的银凤广场又将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相信这又将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生活在美丽的中国的人们,都会有一个个美丽的中国梦。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在我的心理,医生是一个纯洁、高尚的职业,医生救人小到门诊,大到手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危及生命。而医生总是用他们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技术挽救一条条生命,给更多的家庭送去平安和幸福!而我就希望成为这样的医者,用一颗热忱的心,一双灵巧的手救助、医治需要帮助的人们,让所有的病人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让所有的病魔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就犹如仙人之手,玉手轻弹,普降甘露,驱逐病痛,幸福人间!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健康快乐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正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正在放飞着我的梦想。而当前我就需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个梦想。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就是这样做的。我相信梦想和汗水是连在一起的,只有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用梦想点亮成功,开启我最纯真的童年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_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草工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求更加迫切,林草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林业系统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为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xx,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不懈努力。
一要做到政治坚定。做忠诚于党的林业系统党员干部,首要的是对核心忠诚,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林业系统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要恪守从严要求,经常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二要做到遵纪守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守纪律、讲规矩,是刚性的,必须严格遵守。但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近期,从中纪委通报的情况看,全国违反八项规定有反弹势头,公款买单、公车私用、旅游接待等有抬头现象,这些都是少数干部政治上不清醒、党性上不纯洁、行为上不检点的表现。林业系统党员干部必须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典型案例为戒,深刻汲取教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要做到爱岗敬业。要弘扬敬业精神,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关心,尽心尽力尽责、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组织。要热爱林草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立足岗位,加强学习,熟悉政策、精通业务,加倍干好工作,无愧于众人瞩目的岗位,无愧于组织对自己的信任;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培养,自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学习林草系统爱岗敬业、勤政务实的典型,如,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的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有矢志不渝绿染荒沙的阿拉善盟政协主席苏和以及“林业英雄”马永顺、余锦柱、孙建博等。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诠释着林草人的精神和作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林业系统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镜,深学细照笃行,时刻牢记职责与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勤政为民的使命感,奋发有为,勤勉干事,着力抓好林草业重点任务的落实。
四要做到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不敢负责、能不能担当,是林业系统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关键所在。当然,不出事,这也是一条底线。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就应当勤政敬业、先之劳之、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林草部门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林草业的地位,而是取决于林业系统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成果。如果工作抓得实、做得好,林草事业发展了,党中央、国务院满意了,人民群众认可了,林草部门就会有地位、有权威、有影响。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识和干劲,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五要做到心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根基深植于人们之中,人民群众就是共产党人的父母亲人,是我们党成长壮大的力量之源。林草业是一项根在基层、贴近群众的事业,群众是推动林草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基层是林草建设成效的显示终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们、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就是最集中的体现。近年来,xx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林草资源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林草业的作用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深入基层,到困难和矛盾集中、林农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向林农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做群众的贴心人。
六要做到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立世处世的底线。做官也好,做事也好,首要的事就是把自身修炼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能不能做事情,能做多大的事,根本取决于你有怎样的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驰而不息反对“四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社会上和身边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最终身败名裂的案例依然多发,林草系统也不例外。究其原因,还是总认为林草部门是“清水衙门”,手中无权,出不了大事,忽略了世界观改造,对自身要求不严不实,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突破了做人做事底线。林草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守“干净干事”的为政之道,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杜绝公器私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我终于把《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看完了。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山川与河流,我国的人民以及我们青少年学生身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本书也严肃的指出了在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以及人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严峻的问题,如水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等,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地球母亲的的前途正被阴云所笼罩,看到这些,我感到特别的痛心。
联想到我的身边,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平时爸爸送我上学,经常遭遇大堵车,有时候急得我恨不得从车上跳下去步行上学;周日上凤凰山游玩,山道上不时出现一些矿泉水瓶以及五颜六色的食品包装袋,真是大刹风景,也严重影响了我游玩的心情。尤其让我难受的是6月初的时候,由于周边农村焚烧秸杆,老家那个小区全笼罩在一片浓烟中,在那边呆了半天,我便咳嗽不止,眼泪鼻涕哗哗的流个不停还不时的打喷嚏,去医院找医生看了下,说我的过敏性鼻炎发作了。想到这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学生,我是不是应该以自己的行动,为生态文明贡献一份力量呢?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知道我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家的时候提倡低碳生活,比如要将垃圾袋分类后再丢入楼下的垃圾箱;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盒和一次性筷子并用手绢或毛巾代替一次性餐巾纸;路程不远的,尽量不开车而改骑自行车;每次洗澡不玩水,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夏天开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8度,不频繁开关冰箱门等。在学校的时候注重文明礼仪,比如不乱扔纸屑,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不在课桌椅或墙壁上留脚印,认真做好值日工作,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主动上前制止。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小,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勇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明天的家园一定会更美丽。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增添一抹蓝,让大地增添一抹绿,我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阐述。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理论,为我们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张家口地区现在正在进行2022年冬奥会的建设筹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初视察崇礼区时,对崇礼的生态建设就十分关注,要求每项规划都要体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不要贪大求全、乱铺摊子,现在冬奥赛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且各项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张家口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都在以冬奥会地举办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北、美丽张家口而奋斗。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心得体会《生态文明建设体会》。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我们的家园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可是又有谁曾认真倾听过这美丽背后所隐藏着默默哭泣?又有谁曾真正重视过这美丽背后所充斥着的无声的抗诉? 你可曾看到浓密的黑烟遮住了蓝天?您可曾见到那墨黑的废水污染了碧河?你可曾听到树林临伐前的呼救?您可曾闻到鸟儿在枪口下绝望的哀鸣?您也许会说:是啊,我只看到城市闪烁的霓虹灯,却寻不到星星的踪迹;您也许会说:是啊,我儿时的那一方秀水已干涸,我梦中的青山已荒芜,我见不到鸟儿成群地飞过天空,只能偶尔听到它们孤单凄历的鸣声。
地球妈妈说:“现在小河变得臭气熏天,树木被人类乱砍滥伐。树木都变成了一幢幢房子、一艘艘船、一张张纸、一支支铅笔······树木都快被砍光了,快要变成荒无人烟的沙漠了!但是这样,人类还是在不停地砍树。以前,我在整个宇宙里有着“最美星球”的荣誉称号,我为此而感到骄傲。可是现在呢?我变得肮脏不堪,遍体鳞伤,全身都在流“血”。而这个美丽的称号也以被其他的星球夺取了。而且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了,美丽的大草原成了荒漠,清澈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河水黑了,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了,呼吸的空气变差了 …… 因此,人类的疾病也多了。”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师,画出青青的山,绿绿的水, 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欢快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碧绿的大海一望无际,鱼儿在水中畅游,不知有多么高兴。陆地上树木成林 , 绿草成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们在里面生活。 让地球变得更美丽,更温馨!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首先 , 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 , 加强环保意识。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 .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 , 少使用塑料制品。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
我要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要行动起来,保护河流,不要把废水排进河里。要把垃圾放到指定的位置。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空气,让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心得体会《生态文明建设体会》。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