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晚,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关于思政教育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总的来说,我最大的领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
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我们**省**技师学院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对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所以作为思政教育主战场的学校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个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聚焦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为培根铸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为此努力,今后将更加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打磨思政课程好课,为立德树人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2020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利用周末到西安参加了两天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来自重庆大学的鄢显俊教授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孔军副部长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有关经验。回来这两天利用零散时间下载了几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复习,这里把几个关键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由于过去几年里,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自己也总结了几条经验,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对于参加培训,可以把面对面的培训当成是专家的点拨和指导,现场记录下一些关键的信息或者关键文献,回来再慢慢下载学习这些文献,同时对照专家的介绍,结合自身的经验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在培训期间,找各种机会和专家进行交流,及时解开一些疑惑点(中场休息期间就不要去找了,那是专家喝水润喉的时间),比如在培训的交流环节或者有机会和专家一起用餐的时间。)
鄢教授的专题是《“思政课教育实验”与“课程思政”操作方法:实务与评估》。在鄢教授的分享过程中,我主要有三点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一个启发,关于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启发。鄢教授用做项目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改革,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教学研究项目,开展“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第二个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鄢教授给出了问卷调查法和教育访谈法(最好是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给出了宏观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四个核心指标: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获得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学生对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可;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第三个收获是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鄢教授介绍,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从“三全育人”的范围系统的考虑。而且,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是专业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起码需要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三个关键主体的参与。
孔部长的报告专题是《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在报告的过程中,孔部长系统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场还点评了几个真实的课程思政大赛视频案例。在一天的报告中,我同样有三个关键收获。第一个收获是北京联合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总结出教师层面的三项基本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特别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关键的问题,他们有整体部署,稳步推进。第二点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北京联合大学关于这个方面的经验是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对“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而是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的规范化水平,考察是否开展、是否落实、是否规范等方面。第三点收获是关于依托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课程思政”建设初始阶段,由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解决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很多教师有想法没思路、有思路难组织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途径,使党支部的活动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关联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阶段,都回归“‘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一体的”这一基本常识,在发挥专业负责人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当然两天的培训内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上述几点记录,主要是从个人经验的角度,记录了感触特别明显的地方。两天的学习中,还听到了不少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和理解,以及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相同的地方验证了我的理解,不同的地方我也理性看待,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变换视角看问题,多数情况下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两年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旅院,我也光荣成为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一员,积极参加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过去的一年里,在基础部杨主任和思政课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下,我们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井然有序,收获颇丰。
作为旅院的一名学子,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我深深懂得服务精神不仅是旅院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精神的一种体现。为了更好培养我们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职业精神,基础部领导、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由小到大,有为我们亲爱的老师同学提供的校园服务,也有为社区、景区、老人、儿童提供的社会服务;有为特殊儿童的爱心捐助,也有校园、景区的环保服务。这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关爱、奉献与责任。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对于社会来说,微不足道,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的校园、社会不就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吗?
一年的实践服务活动中,有收获有欢笑,也有汗水泪水与辛酸。为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老师们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会研究、商讨,甚至是经常来不及吃中午饭,有时为了一项校外活动可能要多次请求别人,有寒风酷暑,有失败苦楚。但对我们来说,这些经验与教训比课堂讲授、书本知识更为深刻,更有意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磨练自己,检验自己,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既让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我们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实践中我们明白了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想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正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实践中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这也使我们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历练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还加深了我们与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展现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将对我们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每朵花都有独特的色彩,每颗星都有自己的灿烂,每屡清风都会送来清爽,每滴甘露都会滋润稻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应有自己的社会贡献。
在此我祝愿我院的校园文明服务协会能做得更好,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服务旅院、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年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旅院,我也光荣成为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一员,积极参加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过去的一年里,在基础部杨主任和思政课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下,我们校园文明服务协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井然有序,收获颇丰。
作为旅院的一名学子,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我深深懂得服务精神不仅是旅院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精神的一种体现。为了更好培养我们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职业精神,基础部领导、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由小到大,有为我们亲爱的老师同学提供的校园服务,也有为社区、景区、老人、儿童提供的社会服务;有为特殊儿童的爱心捐助,也有校园、景区的环保服务。这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关爱、奉献与责任。也许有人认为这些对于社会来说,微不足道,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的校园、社会不就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吗?
一年的实践服务活动中,有收获有欢笑,也有汗水泪水与辛酸。为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学们老师们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会研究、商讨,甚至是经常来不及吃中午饭,有时为了一项校外活动可能要多次请求别人,有寒风酷暑,有失败苦楚。但对我们来说,这些经验与教训比课堂讲授、书本知识更为深刻,更有意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磨练自己,检验自己,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丰富自己。因此,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既让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锻炼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我们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实践中我们明白了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想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正如歌中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实践中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这也使我们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历练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能力,还加深了我们与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展现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将对我们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每朵花都有独特的色彩,每颗星都有自己的灿烂,每屡清风都会送来清爽,每滴甘露都会滋润稻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应有自己的社会贡献。
在此我祝愿我院的校园文明服务协会能做得更好,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实践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服务旅院、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随着耳畔的国歌,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正迎着朝阳缓缓升起,我望着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心中无比自豪:
这就是我的祖国,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起现在的新中国,就不得不谈起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说得很对。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在召开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党的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明主共和国。党为此目标努力奋斗,最后真的成功了。他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建立了现在的新中国。
当然,不是随便定定目标就可以实现的。新中建立的背后是有多少流血甚至牺牲。这些老一辈的革命战士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这些老英雄对我们的期盼。
毛泽东有一首诗叫做《长征》,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那大雪山,沼泽地真的就像一个小泥丸吗?答案并非那样。四川西部的大雪山,高入云霄,终年积雪,山上空气稀薄,呼吸都很困难,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们踏着积雪,迎着狂风顽强的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雪山,过了大雪山,又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草地上有很多死水潭,看上去是草地,一踏上去人就陷下去了,粮食又短缺,只能吃些野菜来填填肚子。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1936年10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了。
历经风雨和重重困难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东方沉睡的雄狮被唤醒,它将谱写辉煌历史的新篇章。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正在前进着,一步步的脚印无不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经历。
1964年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今年的天宫一号也圆满完成任务。
新中国正在前进,新中国的未来必定会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用自己的双手来绘画出这篇蔚蓝的天空!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2020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20xx年9月5日晚,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关于思政教育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总的来说,我最大的领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
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我们**省**技师学院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对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所以作为思政教育主战场的学校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个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聚焦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为培根铸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为此努力,今后将更加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打磨思政课程好课,为立德树人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